企業競相布局機器人市場 一哄而上亟缺戰略競爭力
2017-2-23 9:43:48??????點擊:
以家電制造業為主的美的集團正大踏步進軍機器人市場,在完成對德國機器人制造公司庫卡的收購后,日前又與以色列運動控制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Servotronix達成戰略合作。美的集團的一系列舉措僅是近年來國內企業布局機器人市場的一個縮影。不過作為一個擁有巨大潛力的市場,機器人市場在吸引各方企業圈地的同時,也存在一些發展中的問題,如扎堆低端市場,產品利潤貢獻率偏低等。
企業爭相布局市場
經過幾個月的等待,美的集團終于完成了對德國機器人制造公司庫卡的收購。馬不停蹄,緊接著美的集團宣布與以色列運動控制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Servotronix達成戰略合作,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對外表示:“美的已經完成對Servotronix的控股,收購股權在50%以上。”
Servotronix是一家運動控制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向包括工業機器人、電子裝配、半導體、機械工具、醫療儀器等多個行業提供運動控制方案,產品包括領先的編碼器、伺服驅動器等。先前收購的庫卡則是全球主要的工業機器人生產廠商之一,同時也是全球領先的機器人、自動化設備及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專注于工業機器人制造、自動化控制系統兩大業務。
業界分析認為,對德國庫卡及以色列Servotronix的收購,使美的集團短時間內在機器人制造領域實現了硬件、軟件雙提升。
其實,美的在家電制造業的老對手格力也已將未來發展的目標鎖定到機器人領域。據格力公司表示,未來將緊密圍繞機器人和精密機床兩大領域進行深入研究,在完成格力自身制造系統轉型升級的同時,為“中國制造2025”提供一批高端裝備。“格力未來的發展就是機器人生產,用自動化設備生產自動化設備。”在格力首屆海外經銷商大會期間時任格力集團董事長的董明珠曾這樣表示。
不僅是美的、格力這樣的家電業巨頭,小米、奇虎360等互聯網企業也在蓄力機器人業務。
多重因素推市場發展
機器人市場之所以能夠吸引企業駐足投資,是由多方因素決定的。
第一,政策營造了良好的大環境。作為政府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中明確提出重點發展十大領域,其中就包含了“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領域。另外,去年4月工信部出臺了旨在促進機器人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一些地方政府也借此時機結合當地經濟特點出臺了促進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相關輔助政策。
第二,資本涌入掃除發展障礙。市場分析機構CBinsights的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呈現出持續上升的趨勢。2016年機器人融資案例數達到了70起,其中第二和第三季度的融資金額分別達到了3.08億美元和2.99億美元,環比增長37.49%和26.27%。俗話說“有錢好辦事”,資本的大量涌入,讓企業更有底氣通過加大研發、市場并購等方式來解決發展中遇到的相關技術問題。
第三,市場應用范圍不斷的擴大。良好的發展大環境,不斷解決的技術難題,最直接帶來的成果是機器人市場應用范圍的擴大。2016年,機器人應用的行業不僅局限于重工業領域,農副食品加工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醫藥制造業,餐飲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等輕工業領域也正擴大機器人的使用。
打好基礎成發展關鍵
盡管有明確的政策支持、強大的資本助力,行業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并非完全沒有問題,如國內機器人廠商扎堆低端市場、產品利潤貢獻率低等一些基礎性的問題,亟需解決。
與歐美、日韓等先進國家相比,國內機器人產業仍處在發展初期。有業內經銷商就向媒體表示,雖然中國機器人市場需求量很大,但是由于高端技術的缺失,很多需求商寧愿從庫卡、ABB等外國機器人產商處進口二手機器人投入到生產線當中。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蔡惟慈副主任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也要避免重復建設、避免產能過剩,不能一哄而上。他指出,我國機器人產業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技術創新能力薄弱、關鍵零部件依賴進口、高端產品質量可靠性低等問題,當前要集中力量在重點弱項取得突破。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也認為,機器人產業不能一哄而上,再走扎堆低端的老路,而是要打好基礎,把目光放得更遠些,把標桿放得更高些,使其具備國際競爭力。
企業爭相布局市場
經過幾個月的等待,美的集團終于完成了對德國機器人制造公司庫卡的收購。馬不停蹄,緊接著美的集團宣布與以色列運動控制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Servotronix達成戰略合作,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對外表示:“美的已經完成對Servotronix的控股,收購股權在50%以上。”
Servotronix是一家運動控制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向包括工業機器人、電子裝配、半導體、機械工具、醫療儀器等多個行業提供運動控制方案,產品包括領先的編碼器、伺服驅動器等。先前收購的庫卡則是全球主要的工業機器人生產廠商之一,同時也是全球領先的機器人、自動化設備及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專注于工業機器人制造、自動化控制系統兩大業務。
業界分析認為,對德國庫卡及以色列Servotronix的收購,使美的集團短時間內在機器人制造領域實現了硬件、軟件雙提升。
其實,美的在家電制造業的老對手格力也已將未來發展的目標鎖定到機器人領域。據格力公司表示,未來將緊密圍繞機器人和精密機床兩大領域進行深入研究,在完成格力自身制造系統轉型升級的同時,為“中國制造2025”提供一批高端裝備。“格力未來的發展就是機器人生產,用自動化設備生產自動化設備。”在格力首屆海外經銷商大會期間時任格力集團董事長的董明珠曾這樣表示。
不僅是美的、格力這樣的家電業巨頭,小米、奇虎360等互聯網企業也在蓄力機器人業務。
多重因素推市場發展
機器人市場之所以能夠吸引企業駐足投資,是由多方因素決定的。
第一,政策營造了良好的大環境。作為政府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中明確提出重點發展十大領域,其中就包含了“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領域。另外,去年4月工信部出臺了旨在促進機器人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一些地方政府也借此時機結合當地經濟特點出臺了促進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相關輔助政策。
第二,資本涌入掃除發展障礙。市場分析機構CBinsights的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呈現出持續上升的趨勢。2016年機器人融資案例數達到了70起,其中第二和第三季度的融資金額分別達到了3.08億美元和2.99億美元,環比增長37.49%和26.27%。俗話說“有錢好辦事”,資本的大量涌入,讓企業更有底氣通過加大研發、市場并購等方式來解決發展中遇到的相關技術問題。
第三,市場應用范圍不斷的擴大。良好的發展大環境,不斷解決的技術難題,最直接帶來的成果是機器人市場應用范圍的擴大。2016年,機器人應用的行業不僅局限于重工業領域,農副食品加工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醫藥制造業,餐飲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等輕工業領域也正擴大機器人的使用。
打好基礎成發展關鍵
盡管有明確的政策支持、強大的資本助力,行業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并非完全沒有問題,如國內機器人廠商扎堆低端市場、產品利潤貢獻率低等一些基礎性的問題,亟需解決。
與歐美、日韓等先進國家相比,國內機器人產業仍處在發展初期。有業內經銷商就向媒體表示,雖然中國機器人市場需求量很大,但是由于高端技術的缺失,很多需求商寧愿從庫卡、ABB等外國機器人產商處進口二手機器人投入到生產線當中。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蔡惟慈副主任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也要避免重復建設、避免產能過剩,不能一哄而上。他指出,我國機器人產業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技術創新能力薄弱、關鍵零部件依賴進口、高端產品質量可靠性低等問題,當前要集中力量在重點弱項取得突破。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也認為,機器人產業不能一哄而上,再走扎堆低端的老路,而是要打好基礎,把目光放得更遠些,把標桿放得更高些,使其具備國際競爭力。
- 上一篇:波士頓動力公司正式發布兩輪機器人 Handle,可以滑行并跳 2017/2/28
- 下一篇:新一代智能機器人將如何改變我們的工作生活 2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