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囊內鏡機器人項目落戶上海
2014-12-20 0:20:13??????點擊:
新華網上海7月2日電(記者周蕊)繼特斯拉電動汽車落戶后,第二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上的另一個明星產品膠囊內鏡機器人系統項目近日也落戶上海浦東新區,上交會為尖端技術的產業化搭建新平臺的作用再度彰顯。
過去被動式通過人體消化道自動蠕動的膠囊內鏡,NaviCam遙控膠囊內鏡機器人,雖然是一個很小的膠囊,卻集成了各種各樣的傳感器,在獨創的磁場精確控制技術的主動控制下,變得“有眼有腳”“可停可走”。
這個小小的膠囊機器人,是第二屆上交會上的明星產品。記者此前在展會現場看到,受試者只需隨水吞服一顆“膠囊”,經過15分鐘左右,醫生就可以完整地觀察清楚受檢者的胃部情況。受檢者在檢查過程中還能聽音樂并與醫生輕松溝通,醫生可從容、仔細、徹底地進行內鏡診療操作,實時對受檢者的情況提出建議。
安翰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吉朋松介紹,公司將在上海的浦東新區金橋開發區設立包括研發、生產、銷售和體驗中心在內的地區總部,膠囊內鏡機器人系統項目建成后,將擁有年產100萬粒的生產線,實現40億元以上的年產值。
從2013年開始舉辦的上交會致力于為尖端技術搭建平臺,為投資者選技術、金融機構選項目、技術持有者選廠商、消費者選生活方式搭建全新舞臺。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主任尚玉英說,上交會充分發揮了市場在評價科技成果、引導資源配置中的作用。
過去被動式通過人體消化道自動蠕動的膠囊內鏡,NaviCam遙控膠囊內鏡機器人,雖然是一個很小的膠囊,卻集成了各種各樣的傳感器,在獨創的磁場精確控制技術的主動控制下,變得“有眼有腳”“可停可走”。
這個小小的膠囊機器人,是第二屆上交會上的明星產品。記者此前在展會現場看到,受試者只需隨水吞服一顆“膠囊”,經過15分鐘左右,醫生就可以完整地觀察清楚受檢者的胃部情況。受檢者在檢查過程中還能聽音樂并與醫生輕松溝通,醫生可從容、仔細、徹底地進行內鏡診療操作,實時對受檢者的情況提出建議。
安翰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吉朋松介紹,公司將在上海的浦東新區金橋開發區設立包括研發、生產、銷售和體驗中心在內的地區總部,膠囊內鏡機器人系統項目建成后,將擁有年產100萬粒的生產線,實現40億元以上的年產值。
從2013年開始舉辦的上交會致力于為尖端技術搭建平臺,為投資者選技術、金融機構選項目、技術持有者選廠商、消費者選生活方式搭建全新舞臺。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主任尚玉英說,上交會充分發揮了市場在評價科技成果、引導資源配置中的作用。
- 上一篇:用法律法規為產業升級保駕護航 2014/12/20
- 下一篇:機械設備:機器人產業迎來破冰元年 2014/12/20